12377-陳冠軍-和田玉籽料秋林嬉水圖牌
在中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,文人的隱逸情懷始終占據(jù)著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,從孔子“邦有道則仕,邦無道則隱”的道隱,到莊子追求超然之精神的“心隱”,從漢代東方朔提出隱身“金馬門”,將獨立人格巧妙融入宦游之中的“朝隱”,到魏晉時期嵇康、阮籍等人身居林泉,人格豪邁的“林泉之隱”,文人的隱逸情懷如同閃耀的明珠,點綴著一段段歷史與傳奇。而在這雅致閑趣的隱逸風情之中,始終揮之不去的,則是對山水田園的傾心與眷戀。
12421-黃楊洪-黃玉山水牌
隱逸風尚與山水文化的自覺審美有著密切關(guān)系。文人名士將游覽山水視為怡神養(yǎng)性、愉悅情懷的精神享受,從而使他們尋覓到發(fā)展自我人格的“天人合一”之理想境界。這些名士的文化修養(yǎng)以及閑情逸致,使他們能在遨游山水中品評山水,對山水進行多視角的審美觀照。而江南優(yōu)美如畫的山水風景,也激發(fā)起文人名士們的審美情思。故“江山風月,本無常主,閑者便是主人”。隱逸風尚促進了人與自然的融合,孕育了對自然山水的審美,同時也為山水文學以及山水畫的創(chuàng)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,更進一步促進了玉雕山水的發(fā)展,使得山水景致與美玉良工交相輝映,顧盼生姿。
12445-瞿利軍-和田玉籽料山水牌
玉雕山水以畫入玉,把山水的形意融入到良石美玉之上,以刀代筆,深入淺出,化繁為簡,山水情致,立入良玉,意氣風發(fā),賞之怡然。不同題材的雕件更有不同的風韻,山子的奇峰怪石、群山遠望;玉牌的漁舟唱晚,亭臺樓榭;把件的春山野渡,翠竹清漣,不同的形制,不同的題材,不同的構(gòu)圖與層次,將山水的妙趣盡顯玉中,賦予了玉雕山水豐富的內(nèi)涵與文人氣質(zhì)。但只見山巒起伏,云舒云卷,松濤陣陣,流水潺潺;叢林盡染,顯不盡蕭蕭秋色,暮靄繚繞,掩不住氣象萬千。玉雕山水將傳統(tǒng)文人的清風傲骨和當代人們的簡約清快完美結(jié)合,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清新自然,在欣賞把玩的同時,愉悅著人們的身心,滋養(yǎng)著你我的心田。
12578-蘇然-和田玉籽料詩意山水牌
在臨近歲末的2014博觀秋季拍賣會的三個場次中,共有三十余件玉雕山水作品在“小酌”、“清雋”、“夜宴”三個專場中隆重登場。讓我們伴隨著各位玉雕大師“無巧不施,無工不精”精湛技藝,走入那充滿隱逸情懷的山水世界。